循迹千年历史文脉,解码现代书院育人

中红网 4.8K 0

循迹千年历史文脉,解码现代书院育人

—— 明法书院“循迹书院,对话古今”实践团探寻书院精神及当代转化

为深度挖掘古代书院精神的现代生命力,6月30日至7月7日,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法书院“循迹书院 对话古今”——中国古代书院精神及其当代转化寻访实践团赴嵩阳书院、应天书院、商丘市检察院、商丘市司法局、花洲书院等地开展社会实践,通过实地探访、深度研学等形式,搭建起了古今教育理念的对话桥梁。

图为“循迹书院 对话古今”实践团成员合影。邢梦晨 供图

在嵩阳书院,实践团成员深度理解了“修齐治平”的理念,并创造性的发现这与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中“服务社会、锤炼本领”的目标高度契合,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承发展奉献与担当的精神火种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研究员探讨古今书院异同。程果 供图

在应天书院,实践团成员跨越古今,被古人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精神触动,被“依法为度”的决心震撼,而文明烛火穿透千年长夜,始终在岁月深谷中跃动不息,熔铸于现代法学教育之中。在明法书院的“法文化”大厅,一个个宣传栏诉说着法治的源流,书院之名“明法”,正是对传统书院精神中法治因子的自觉承继与时代弘扬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员介绍应天书院的历史。刘佳绮 供图

在花洲书院,实践团成员好似回到了那段温馨美好的岁月,北宋书院“山长(院长)与学子同食共寝”的传统绵延至今,尊师重道的美德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,这也启发了现代书院构建“导师-学生-社区”成长共同体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孔子像作揖以表尊敬。胡浩瀚 供图

此次书院之行,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会到古代书院的精神内涵——兼容并蓄的学术品格、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,这为现代书院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参照,成员们纷纷表现,今后将用切实行动践行学术品格,抓住书院制改革的机遇,更好锤炼自身素质才干,为祖国的发展增添青春亮色。此次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,更推动书院精神在当代教育场景中焕发新生机,为书院制综合治理改革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!